印尼未婚同居现象愈发普遍

目前“同居”一词,即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同居的情侣,在印尼越来越普遍。这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中的趋势经常受到关注,因为它被认为不符合该国的法律和宗教。年轻人决定与伴侣同居而不结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人际关系和婚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不少年轻人把婚姻视为一件规范的事情,规则复杂。相反,他们将“同居”视为一种更纯粹的关系和一种真正的爱的形式。与西欧、北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同,在崇尚文化、传统和宗教的亚洲,“同居”并没有得到法律承认。即使发生,“同居”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被认为是迈向婚姻的第一步。在印尼,2021年一项题为《同居不为人知的故事》的研究显示,“同居”在印尼东部更常见,那里的大多数人口都是非穆斯林。据国家研究与创新局(BRIN)专家研究员介绍,她研究所在地美娜多的夫妇选择与伴侣“同居”至少有三个原因,即经济负担、离婚程序过于复杂以及社会接受度。他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局(BKKBN) 2021年家庭数据收集(PK21)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苏拉威西省万鸦老市有0.6%的人口处于同居状态。在同居夫妇总人口中,调查时已怀孕的占1.9%,30岁以下的占24.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7%,失业的占11.6%,53.5%的同居夫妇从事非正式工作。

受“同居”影响最严重的当事人是妇女和儿童。在经济背景下,按照离婚法的规定,儿童和母亲的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同居关系中,父亲没有法律义务以赡养费的形式提供经济支持。当同居夫妇分居时,没有监管框架来管理资产和财务的分割、赡养费、继承权、确定子女监护权和其他问题。同时,从健康角度来看,“同居”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问题。同居造成负面影响的许多原因是缺乏对伴侣的承诺和信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PK21数据显示,高达69.1%的同居伴侣经历过咒骂形式的冲突,0.62%经历过分床、分居等更严重的冲突,另有0.26%经历过家庭暴力(KDRT)冲突。同居关系中出生的孩子也往往会经历成长和发育、健康和情绪障碍。由于非婚生子女的身份受到耻辱和歧视,甚至来自自己的家庭成员,孩子们可能会感到身份混乱,并感到不被认可,这使得他们很难将自己置于家庭结构和整个社会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男子婚后发现妻子是海绵做假胸的真汉子

2024年西爪哇省芝马墟县曾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扮男装”骗婚事件,与此前龙目岛“美女化妆师”事件类似,但此次骗婚者更为大胆,竟一路走进婚姻殿堂。骗婚者是26岁男子,他伪装成优雅女性,总是戴着头巾、言语温柔地出现在另一名26岁男子面前。 2023年两人通过社交媒体相识,2024年4月12日,骗婚者以女性身份与受害人私下结婚。为掩盖男性身份,骗婚者煞费苦心。他精心打扮成穆斯林女性模样,始终保持面部近乎完全被遮盖。受害人带其回家时,他总是戴着头巾,家人从未起疑。 “女子”自称母亲去世、父亲不知所踪,独自居住,其虔诚的宗教形象让家人深信不疑,最终同意他们在自家私下举办婚礼。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疑点逐渐浮现。“女子”愈发封闭,不愿与家人互动且常回避家人。受害人的父亲开始怀疑并探寻“女子”的真实家庭情况,最终发现其实为男性。 家人检查其衣物时,还在其胸部位置发现疑似用来塑造女性身材曲线的填充物。受害人的家人觉得自己被骗,为避免村里产生纠纷,决定采取法律行动,将“女子”交给警方。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女扮男装”现象的关注和惊讶,也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和婚姻大事中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

印尼财政部长要求加强打击中国进口旧衣服

财政部长日前透露,非法进口的二手服装可能大多来自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且这些二手衣质量还很好。政府正在打击二手服装进口黑手党,财政部不排除禁止被认为二手服装进口主要来源的balpres进口。从社交媒体广告(如YouTube)能看到很多宣称商品来自中国的内容,所以他推测若二手服装较新,大概率来自中国。 不过他承认打击非法进口二手服装行动有些滞后,要求下属下个月进行突击检查来处理违规行为。此前他表示进口二手服装的违法者将面临额外罚款。一直以来,对这类行为的执法主要是销毁物品和对违法者进行刑事处罚,但这往往使国家受损。 未来政府会将二手服装进口商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再次进口,目前政府已掌握相关进口商名单。他还提到此前对非法进口二手服装的处理只是销毁物品和让进口商入狱,国家既没罚金收入,还得承担销毁物品和关押人员的费用。

巴厘岛增设两个移民局加强外国人监管

移民总局通过增设位于塔班南县和克隆孔县的两个新办事处,强化巴厘岛外籍人士监管。新增的塔班南县移民办事处位于Tabanan县Delod Peken区Arjuna 2街,克隆孔县办事处位于Klungkung县Semarapura街,二者均为三级非检查移民点(非TPI)。 移民总局代理局长表示,此举能满足此前被认为有显著移民服务需求的地区。这两个新办事处可为印尼公民和外籍人士提供护照、居留许可等移民服务,尤其能提升对外籍人士居留许可的服务,加强移民监管和执法,便于应对外籍人士违规行为,同时减轻登巴萨移民办事处的服务与监管负担。 此前登巴萨移民办事处辖区涵盖登巴萨市、巴东县部分地区及克隆孔县等多地。巴厘岛另有登巴萨(TPI)、伍拉·赖和新加坡拉(TPI)等移民办事处。新办事处的设立还有望助力巴厘岛旅游业发展,2025年1 – 9月巴厘岛外国游客达5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55%,澳大利亚游客居首,中国等国也在游客量前十之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