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科大力发展印尼镍矿产下游产业

佐科政府的政绩之一就是下游采矿业,该计划已成为印尼的支柱,并成功地增加了从原始采矿生产到成熟商品的附加值。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印尼最终从这个下游项目中获得了数倍的意外之财。现在镍出口额为340亿美元,从之前的33万亿盾跃升至510万亿盾左右。国内镍下游的成功源于2020年以来镍矿石向国外出口的禁令,并非没有挑战,禁止出口的政策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干扰,包括欧盟(EU)对该政策在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挑战。虽然印尼输了,但这个国家是一个主权国家,国家利益来说就是一切,政府不能听从任何人的指挥。现在最重要的是,印尼已开始将镍工业发展为电动汽车(EV)的大型生态系统,打造强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梦想开始一一实现。根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的数据,印尼镍加工和精炼设施(冶炼厂),无论是已运营、在建还是希望建设的,已累计达到116家,这是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加速矿产和煤炭治理特别工作人员所说的。

印尼采用火法冶金工艺的冶炼厂或加工高品位镍(腐泥土)的冶炼厂达到97座,还有19家采用湿法冶金工艺的冶炼厂使用低品位镍(褐铁矿)。迄今为止,可用的冶炼厂总数为116座,更不用说最新的冶炼厂了。二级镍冶炼厂(火法冶金型)规模日益庞大,计划建设28座新冶炼厂,10座采用湿法冶金工艺的冶炼厂目前正处于规划阶段。各自的需求为每年1.3亿吨(火法冶金)和每年5400万吨(湿法冶金),印尼火法镍冶炼厂有44家,湿法镍冶炼厂有3家。在他2024年初的数据中,仍有一座镍冶炼厂在建。在建火法冶炼厂25座,湿法冶炼厂6座。

此前海事和投资协调部(Kemenko Marves)透露,印尼目前拥有镍金属储量约5000-6000万吨。海事和渔业协调部负责投资和采矿协调的副官表示,按照这一数额,印尼镍储量的剩余额度预计可维持25-30年左右。然而随着目前在建的镍冶炼厂项目启动,镍储量的剩余寿命预计将缩短至20年。现在的问题是产能,正在建设大约需要100万吨镍金属,所以如果矿山准备达到100万吨,产能可能会下降,这将使储量下降至20年以下,她们的目标是能够维持20-25年。因此目前政府也在努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工厂产业,原因是从这个过程中至少可以再次提取99%的镍。他们现在拥有的技术可以从废旧电池中回收99%的镍,莫罗瓦利已经有了一个回收电池设施,他们还计划建造另一个,所以最终印尼不仅会从采矿中生产镍,但也进行回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预计2026年煤炭产量将低于7亿吨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日前预计,2026年煤炭产量将低于2025年的7.35亿吨目标,主要受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减弱影响。矿产煤炭总局局长表示,政府正在全面评估生产目标,但明年产量预计将降至7亿吨以下。 出口下降原因包括中国自身煤炭产能提升导致进口需求减少。印尼虽拥有310亿吨储量和930亿吨资源量,但73%为低卡煤,仅5%为高卡煤,中卡煤占8%,使印尼在全球高卡煤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高卡煤多来自开采难度大的老旧矿区,且多位于森林保护区。 2025年迄今煤炭实际产量低于去年同期,预计对中印出口将减少2000-3000万吨。印度需求相对稳定,但中国市场变化对印尼影响显著。

印尼钢铁需求大部分依赖中国进口

工业部副部长日前在国会第六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指出,印尼钢铁产业存在严重供需失衡,约55%的国内需求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而国内钢铁产业产能利用率仅约50%,导致大量产能闲置。 问题根源在于生产结构单一,国内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汽车、造船、重型机械等高附加值领域所需特殊钢产量有限,而这些领域对特殊钢有较大市场需求。此外印尼钢铁产业还面临生产设备老化问题,多数生产商使用的机器和技术陈旧,环保性不足,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钢铁产量在全球排名14,达1800万吨,较2019年增长110%,但全球钢铁总产量为10.84亿吨,中国是最大生产国,产量占比53.3%,印度其次。印尼钢铁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52.70%。

印尼专家认为中国投资为印尼带来机遇

中国在印尼矿产能源领域的投资带来地缘政治机遇,使国际关系更趋平衡,但实际效益取决于印尼的国家能力。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占全球产量超50%),印尼通过下游化政策提升出口和就业,莫罗瓦利工业园雇工达8.5万人,2022年镍铁出口量较2019年增长280%。 然而投资存在悖论:环境污染、房价飙升、渔民生计受损,经济利益大量外流。研究显示,中国资本常通过政治-商业寡头网络渗透,弱化国家制度,导致战略决策偏向大项目而非公共利益。 印尼需推动”绿色再工业化”,要求技术真实转移、本地供应链参与及严格环境标准。关键在于以质量竞争替代底价竞争,吸引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投资。多极化世界为印尼提供提高投资标准的机会,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禁止海洋排污和技术转让义务。最终中国崛起带来的益处取决于印尼强化国家能力、严格监管和有意义公众参与的程度,否则投资可能加剧不平等并削弱经济主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