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国会与宪法法院针对地方选举的分歧点

人民代表委员会加快修订2016年有关地区选举的第10号法律后,印尼政治动态升温。这是在宪法法院(MK)通过决定改变地区选举候选条件的一天后完成的。DPR立即于周三(2024年8月21日)上午10点开始召开立法机构(Baleg)会议,立即成立了地区选举法案工作委员会。国会随后讨论了地区选举法案的问题清单(DIM),整个过程只花了大约一个小时,随后会议于WIB 15:30开始继续发表各派意见。会议主席总结道,区域选举法的修订获得了多数党派的批准。他的决定是在16:55 WIB做出的,这意味着这项法律的修改只用了7个小时就在国会层面达成了一致。国会还废除了地方选举法修订草案内容中的两项重要的人民委员会决定。针对国会的行为,民众昨天对他们的决定提出了强烈抗议。同日国会随后召开全体会议计划通过该法案,但由于未达到法定人数,会议被取消。以下是MK和DPR关于地区选举法案决定的两个关键分歧点:1.候选人提名的门槛,MK的决定改变了政党提名的门槛。根据《地区选举法》,门槛为20%的DPRD席位或有效选票的25%。宪法法院决定废除了《地区选举法》中的门槛,宪法法院根据人口设定了新的门槛要求。通过这一决定,宪法法院表示,参加选举的政党或政党组合即使没有国会席位,也可以提名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没有获得DPRD席位的政党仍然可以提名候选人组合,只要他们符合根据最终选民名单(DPT)计算的百分比要求。政党和政党组合能够提名候选人组合的条件是获得6.5%至10%的有效选票,具体取决于该省永久选民的数量。与此同时,国会周三(21/8/2024)的决定实际上维持了国会席位的20%或在国会中拥有席位的政党有效选票的25%的门槛,而在国会中没有席位的政党则需要由国会决定。

2. 地区领导人候选人的最低年龄限制,《地区选举法》规定省长候选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为30岁,县长/市长候选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为25岁。宪法法院的决定确认,当由KPU确认候选人组合任命时,省长候选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仍为30岁,市长/县长候选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仍为25岁。另一方面,国会的决定规定,省长候选人正式就职时的年龄限制为30岁,市长/县长候选人的年龄限制为25岁。他们在起草这项规定时参考了最高法院的决定,而不是遵循宪法法院的决定。针对现有动态,国会副议长确认不会通过《地区选举法》的修订案,原定于8月22日批准的地方选举法修正案已被取消。因此在8月27日地区选举登记时,适用的是宪法法院批准工党和格罗拉党诉讼的裁决。大印尼运动党主席也否认修改地区选举法是为了维护印尼先进联盟(KIM)在2024年同时提名印尼团结党总主席Kaesang Pangarep的利益。Kaesang已收到国家民主党的推荐,作为中爪哇省副省长的候选人,他与贸易部监察长作为竞选组合,KIM也确认他将参与选举。实际上,如果谈论修改,这只是为了联盟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因为如果首先关注的是在地区和市制定的命令,那么由于宪法法院的决定,这可以也会改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他们联盟会遇到,还有其他政党。但也可以看出,地区选举的秩序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因为之前与之联合的政党还不够,现在根据宪法法院的决定可以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因为时间有限,他认为各方已经管理的秩序可能会被打乱,仅此而已。稍后想报名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在这些地区有怎样的联盟,因为这个条件,最终协议可能无法执行,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提出来,这就是目前正在模拟的情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经济学家向政府提出7项紧急经济改革诉求

印尼经济学家联盟(AEI)向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提交7项紧急经济改革建议,指出当前国家经济面临严峻挑战。AEI代表383名经济学家和283名经济观察员,呼吁政府采取相应关键措施。 核心诉求包括预算改革:削减1414万亿盾(占2026年预算37.4%)的民粹支出,包括免费营养餐、能源补贴等项目,优先保障教育、医疗领域投入;机构独立:确保央行、统计局等机构免受政治干预,保障经济数据公信力。 此外还包括市场自由化:限制国企、军方过度参与经济,保护中小企业和私营部门生存空间;行政简化:废除本地含量要求(TKDN)等贸易壁垒,加速数字化审批系统(OSS)落地。卢胡特承认部分问题存在,并透露已采取三项行动。 当中包括通过服装业转移谈判创造10万就业岗位,试点数字化社会福利发放系统以及邀请学者参与政策研究。 AEI代表强调,这些建议基于专业分析,希望政府定期开展类似对话。分析指出,此次诉求直指印尼经济结构性矛盾,但改革成效将取决于政府执行力与利益集团博弈。

中国11城有直飞航班连接印尼4地

旅游部副部长日前在北京表示,目前已有11家中印两国航空公司开通中印直飞航线(含中国国航、南航等), 覆盖中国11个出发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成都、南京、昆明、海口、三亚),连接印尼4个入境口岸(雅加达、巴厘岛、美娜多与泗水)。 2025年1-7月前往印尼的中国游客达到76.4万人次(同比增9.93%),中国目前是印尼第四大客源国,次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旅游部的全年目标为122-135万人次,旅游收入目标为220亿美元(2024年为167亿)。 印尼驻华大使强调,印尼不仅拥有自然景观,更提供文化沉浸式体验。旅游部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深度游。

印尼女子声称被拐至中国被迫成为性奴

西爪哇省苏加武眉市一名23岁女子日前声称被国际人口贩卖集团拐卖至中国,被迫成为性奴并遭勒索2亿盾(约合人民币86844.76元)赎金。据称受害者通过Facebook结识人贩子,被承诺月薪1500-3000万盾(约合人民币7000-14000元)的海外工作。 受害人以办理护照为由被诱骗至茂物,遭强迫与陌生人登记结婚。2025年7月被带往中国,由一名华人男子接走囚禁,两个月后通过手机向母亲发送求救信息及定位。受害者声称自己被迫成为性奴,未获任何报酬,仅获基本食物维持生存,试图回国时被索要2亿盾赎金。 家属要求印尼警方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紧急解救,法律援助机构指出此为跨国有组织犯罪,需彻查招募、中转及境外买家全链条。受害者原为当地工厂工人,曾计划通过正规语言培训赴日工作。此案再次暴露印尼海外务工人员通过非正规渠道出境的高风险。印尼警方已立案调查,正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协调跨境执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