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打造印尼最大冰淇淋品牌的成功之路

艾雪,印尼最大的冰淇淋品牌,背后团队来自中国?是的,没错,它同时也是央视二套7月正在热播对话栏目”出发,去印尼”的特邀嘉宾王嘉成先生和团队,2015年在印尼创立的艾雪冰淇淋品牌,今天王掌柜就给大家详细聊聊。

第一,2015年一支来自中国,由10多人组成的创业团队,他们大多数都曾经在蒙牛工作过,当时落地印尼,真的是从零起步,从15平米的地下车库开始,创立艾雪冰淇淋公司,但却创造了7年时间60倍的增长奇迹,成为印尼最大的冰淇淋品牌。这支团队的带头人就是王嘉成先生,回忆起最初的创业历程,王总意味深长。

第二,艾雪冰淇淋为什么能够创造增长奇迹呢?对于当时在印尼市场初创的艾雪来说,并没有急着进入人流量大,但却被和路雪等欧美品牌占据的现代渠道,而是农村包围城市,把目光瞄准了”空白”的传统渠道。传统渠道类似夫妻老婆店,数量众多,潜在消费力巨大,但需要一家一家谈判,面临配送运输困难(道路狭窄,摩托车配送),电力供应紧张以及消费者消费状态培育等问题,这些都没有难倒吃苦耐劳的艾雪团队,为了应对电力供应紧张的局势,团队想办法送棉被为冰柜“保冷”,派发发电机应对断电问题,甚至将冰淇淋拉运到冷库,帮助小店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7年时间,艾雪在印尼建设了三家工厂,而在印尼的东爪哇工厂是印尼最先进的工厂,也是定点工业参观旅游的工厂,这里每天有近千人参观旅游,甚至可以亲眼见到冰激凌的现代化生产过程。赏心悦目的工厂和即做即食的冰激凌,也是品牌建立新叙事的一种方式,成为艾雪融入当地的标志。

艾雪在印尼的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核心团队扎根印尼,从零开始创业的心态,因为经理人心态在印尼市场是没法做事的,除此之外,团队的产品开发能力、营销和渠道能力、供应链运营能力也一路为艾雪在印尼的成长保驾护航。在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和市场陌生的情况下,从0起步,8年时间成长60倍,发展成为印尼冰淇淋销量第一的品牌,一举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成功典范。好的,我是在印尼20年的王掌柜,加入印尼企业通,助你高效落地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掌柜解读:三宝垄里的郑和故事与产业新城

三宝垄(Semarang),名字里刻着郑和下西洋的古老传奇,更藏着印尼中爪哇制造业崛起的新未来。 很多中国朋友说起印尼,先想到雅加达的繁华、泗水的热闹,却容易忽略中爪哇的省会——三宝垄。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式屋檐,也有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工业园;既是600多年前郑和登陆南洋的印记之地,更是如今中国企业扎根印尼的“中段支点”。今天,咱们用3分钟,把三宝垄的城市起源、华人故事、产业布局,从头到尾讲明白。 第一|城市画像:名字藏着郑和故事,华人痕迹刻进城市肌理 三宝垄是中爪哇省的“心脏”,坐落在爪哇岛正中心,离雅加达约450公里,到泗水大概350公里。这里常住人口大约170万,加上周边的都市圈(Kedungsepur),总人口能达到676万左右,妥妥的印尼第四大都会圈。 “三宝垄”这名字,根源其实在中国。当地华人都叫郑和“三保太监”(Sam Po Kong),15世纪初他下西洋时曾停靠这里,还在山脚下建了座祈福的庙宇。时间一长,当地人就把这片地方叫做“Semarang”,原意是“稀疏的稻田之地”,但“三宝”的传说,早就融进了城市的文化骨子里。 现在去三宝垄老城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保庙”(Sam Poo Kong Temple)。红墙黄瓦,香火一直很旺,里面供奉着郑和,更特别的是,它成了印尼少见的中式庙宇和穆斯林文化和平共存的象征。 还有当地人最爱吃的“Lumpia Semarang”(三宝垄春卷),绝对是中爪哇华人融合菜的招牌。用竹笋、鸡肉或虾仁做馅,裹上薄饼炸得金黄,外脆里香,现在全印尼人都知道“春卷要吃三宝垄的”,这道小吃几乎成了城市的“移动名片”。 除了饮食,华人商号早就在三宝垄扎了根。比如印尼老字号Djarum针记集团,最早就起源于中爪哇的Kudus;还有黄仲涵家族,殖民时期可是东南亚最大的糖业财团,人称“爪哇糖王”,当年的影响力可不一般。 第二|经济与产业:港口+制造双引擎,成本优势拉满 中爪哇省政府早就给三宝垄定了位——“爪哇岛中部制造与物流走廊”的核心节点。和雅加达比起来,这里的土地、人工成本优势一抓一大把: ● 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概70到120美元,比雅加达周边直接便宜三成到五成; ● 普通工人月薪大概230万印尼盾,换算成人民币也就1000块左右,而雅加达地区差不多要5.2条左右,差了一倍还多。 三宝垄东部主要有JIPS工业园区,以及印尼传统的原木家具产业基地Jepara,, 三宝垄西边有两个重点工业园,一个是肯德尔工业园,占地2200公顷,由印尼Jababeka集团和新加坡胜科联合开发;另一个是巴塘园区,规划面积足足有4300公顷,是印尼政府重点打造的新一代国家级园区, 普拉博沃希望巴塘园区成为印尼版的深圳。 总体看来,三宝垄—肯德尔—巴塘就组成了中爪哇北岸的产业带,主要对接纺织服装、箱包、鞋子、家具、食品、建材、新能源这些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潜力肉眼可见。 结束语 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印记,到华人深耕的商业传奇,再到如今制造业崛起的产业蓝图,三宝垄从来不是印尼的“冷门城市”,而是藏着满满机遇的“潜力股”。这里既有文化上的亲切感,又有成本低、布局优的产业优势,对于想扎根印尼的中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适配性强的优质选择。未来,随着中爪哇产业带的不断成熟,三宝垄必将成为连接中国企业与印尼市场的重要桥梁,书写更多中外合作的新故事。

掌柜解读:Ruko店屋印尼不动产王者之选

在印尼店屋Ruko既可居住,也可商用,是性价比极高的不动产, 最近不少外籍朋友都在问:外籍人士能买印尼店屋Ruko吗?我们梳理了最新法规、价格门槛,用直白数据说清楚核心逻辑:外籍个人可买Ruko,但只能选Hak Pakai(使用权)或开发商明确可售外籍的商业类HGB(过户后转Hak Pakai),下面仔细给大家聊聊: 第一,能买什么?要花多少钱? 在印尼店屋Ruko既可居住,也可商用,是性价比极高的不动产, 可能比投资购买别墅或者公寓更划算。 •哪些可买呢:登记在个人名下的Hak Pakai类Ruko;开发商项目中明确对外籍个人出售的商业HGB(过户时转为Hak Pakai)。 •哪些不可买:Hak Milik(永久所有权)地块、政府补贴房、权属不清的“灰色”Ruko。 硬性门槛,在限价方面,雅加达最低215万元人民币,泗水/巴厘岛等最低130-215万元人民币,外籍个人(或家庭)通常限一处,用地面积上限约2000㎡,特殊情况可报批放宽。身份要求:护照+合法签证。 第二,流程怎么走?这些坑千万别踩! 标准流程(盯紧三个关键环节) 1. 尽调(找对人):通过公证员在BPN系统核查——确认证书真伪、是否有抵押/查封、地块分区是否允许商业或混用,核心是确认过户后能登记为Hak Pakai使用权。 2. 签约过户(走对手续):由公证员制作AJB(买卖契据),办理权属登记;若原为HGB,按规定转为Hak Pakai后再登记。 3. 纳税与备案(别漏税):按不动产评估值或成交价缴税,保留好完税凭证和登记证明,方便日后续期或转让。 第三,买来怎么用? Ruko用于零售、服务等经营,需在印尼投资部的OSS系统申请营业执照NIB,按对应的行业分类合规经营。 买印尼Ruko,核心要满足“权属对、价线到、用途明、税证齐”。先问自己能登记为Hak Pakai使用权吗?价格达标当地外籍最低门槛吗?而且一定要通过公正机构购买,更安全。

长安汽车正式登陆印尼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Changan Automobile)宣布将通过11月21日至30日在唐格朗ICE BSD City举办的雅加达国际车展(GJAW 2025)正式进军印尼市场。长安印尼营销总监在雅加达发布会上透露,公司将在展会首日首发两款电动车型:城市通勤车Lumin和高端SUV Deepal S07,以此作为技术、设计与性能优势的展示窗口。 这两款车型专为印尼市场需求设计,聚焦能效、现代外观及智能驾驶体验。长安通过与本土汽车集团Indomobil合作,构建涵盖分销、售后及未来本地化生产的全链条布局。他强调此次合作将推动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落地,助力印尼国家电动化进程。 长安东南亚销售总监指出,印尼电动车转型潜力巨大,长安希望以全球化高效环保技术满足当地需求。此次亮相的两款车型此前已针对东南亚路况及用户偏好优化配置,其中Lumin定位经济型代步车,Deepal S07则主打高端智能驾乘体验。通过依托Indomobil成熟的渠道网络,长安计划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并逐步完善充电设施与售后体系。此次参展不仅是产品发布,更是长安深耕印尼电动市场的战略起点,旨在以创新技术参与东南亚绿色交通竞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