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长安携手印尼印多汽车集团进军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日前在雅加达卡尔蒂卡会展中心举办品牌首发活动,展示多款车型,之后又在雅加达国际车展上公布首批登陆印尼的两款车型——Deepal S07和Lumin。长安历史悠久,1862年创立,1958年造出首款军车,1984年起专注民用车。 其在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设有研发中心,产品契合全球市场口味,印尼是其战略布局重点,为此与印多汽车合作。印多汽车高层表示,印尼市场在东南亚突出,双方自2024年初洽谈,2025年2月达成合作,印多将负责生产、销售等。未来三年长安将引入至少五款新车,含七座车与智能驾驶车型。长安汽车口碑良好,操控体验佳。此次推出的Lumin小巧可爱,续航301公里,售价178万盾,对标比亚迪Atto 1;Deepal S07为SUV,续航560公里,售价599万盾,竞争比亚迪Sealion 7。两款车均由印多汽车网络工厂组装,非整车进口。
当马六甲海峡商船驶向印尼西部,棉兰这座枢纽城市便映入眼帘。作为北苏门答腊省省会,2024年其城市常住人口250余万、都会区逼近500万,是爪哇岛外印尼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以印尼前四体量稳居西印尼门户地位。 棉兰的枢纽地位,首见于港口布局。从市区北不到一小时,便是荷兰殖民时期起源的勿拉湾港,如今已是苏门答腊最繁忙集装箱港,年处理55万至68万标准箱,承接爪哇岛外核心出口功能。对中国制造业而言,这里是苏门答腊棕榈油、橡胶等大宗商品的”出海第一站”,转运至中、印及欧洲市场。更具战略意义的瓜拉丹绒港,定位”西部海上门户”,设计年吞吐6000万标箱。 还有空陆通道也强化了枢纽优势。瓜拉纳穆国际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740万人次,航班网络连通雅加达等国内核心城市及新、马等东南亚枢纽。地面上,苏门答腊3000公里高速网已贯通1000公里,以棉兰为核心的交通网,串联起全岛5000万人口市场,加速自然资源加工流通。 经济实力:从资源出口到综合枢纽的转型 数据直观展现棉兰实力: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303.3万亿印尼盾(约1350亿元人民币),增速5.04%。其”港口型区域中心”结构清晰:北苏门答腊与亚齐的橡胶、棕榈油等原材料,在棉兰完成收购、加工、结算后经勿拉湾港出口;市区密集的银行、贸易机构及购物中心,构筑起完善金融商贸体系。随着交通完善,棉兰正从大宗商品贸易城市,升级为马六甲海峡旁综合物流与消费中心。 中资是转型重要推力。沿苏门答腊高速至塞芒盖国家经济特区,中资与印尼国企合作的医用手套及器械产业链已落地,投资额2.97亿美元。瓜拉丹绒工业园周边,中企牵头规划总投资120万亿印尼盾的钢铁冶金基地,以”基建+园区+产业链”模式,打造面向东盟的金属制品基地。 人文生态:多元融合的活力样本 棉兰的魅力在于多元文化交融:34%巴塔克族、33%爪哇族、10%华人及其他民族共处,清真寺、教堂、庙宇的声响在街巷和谐共鸣。这种多元性成为发展资本,加之南部多巴湖、东南Berastagi高原、西北的Bukit Lawang红毛猩猩保护区等丰富文旅资源,形成自然与人文合力。 立足印尼版图,棉兰价值凸显三维度:地理上守踞马六甲要冲,是西印尼出海口与跨苏门答腊交通枢纽;经济上以千亿级GDP承接资源出口与区域消费,借国际合作撬动升级;人文上凭多民族融合与文旅资源赋予发展温度。棉兰正以”枢纽+引擎+熔炉”身份,在东南亚格局中书写理性增长故事。
长安汽车日前在雅加达举行印尼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印尼市场。发布会上,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及多款新车型首次亮相。印尼是东南亚第一大汽车市场,人口超2.8亿,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是全球车企战略布局关键枢纽。今年2月,长安汽车与印尼Indomobil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进军之路。 长安汽车常务执行副总裁表示,印尼在东南亚绿色出行发展中战略地位重要,长安坚持“在印尼,为印尼”原则,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品、研发和制造本地化,与伙伴共同打造优质产品、技术和服务,助力印尼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 Indomobil集团董事认为,长安汽车到来为印尼汽车市场未来出行带来新视角。长安除提供绿色智能产品外,还将构建完善本地售后服务体系,未来考虑本地生产,促进技术转移,强化供应链,培育本地汽车人才。目前长安汽车正加速推进“海纳百川”全球战略,已进入包括印尼在内的全球103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