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制药业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

印尼医药制造业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原材料来生产药品,上游的医药原料药产业还不发达,无法供应下游医药制造业所需的原料。印尼需要持续进行药用原料开发的投资和研究,以减少对进口原料药的依赖。工业部化学、制药和纺织工业代理司长表示,目前制药工业90%左右的原材料仍需进口,原材料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中国和印度。对进口药用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使得制药业非常依赖进口原产国的供应,由于该行业的原材料几乎全部进口,因此该行业也容易受到印尼盾汇率波动的影响。药用原料进口需求依然较高,原因之一是上游医药产业即基础化学工业还不发达。国家医药工业基础还很浅,特别是生产药用原料(BBO)的基础化学工业,BBO行业供应尚不能满足制药行业的需求。药用原料行业仍不发达,因为该行业以制剂为主。大多数国内制药行业,无论是内资公司(PMDN)还是外资公司(PMA),仍然专注于配制仿制或非专利药品。因此制药行业仍然需要进口,包括几种专利产品、正确的生物水平、特定的高科技剂量药物。

根据工业部数据,目前BBO工业企业有18家。他们生产各种类型的BBO,包括药用盐和各种类型的BBO化学品。为此需要采取的措施是鼓励对BBO行业的投资,无论是在BBO行业中出现新公司,还是对开发BBO产品配方进行各种研究。为了鼓励投资,需要财政激励措施来刺激税收减免以吸引投资者。生物制药及医药原料协会秘书长表示,下游BBO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研发。这是因为药品消耗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因此BBO达到要求的过程较长。继续发展的一件事是国家原材料的生产,使其能够满足药用盐、输液原料、片剂溶剂和糖浆的要求。国会第七委员会副主席表示,药品是社会需要的重要商品之一。需要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以及价格来支持一个健康和强大的社会,因此该行业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与南非倾向中国监管,全球AI信任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广泛应用,全球民众对其态度呈现分化。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跨国调查报告显示,在25个国家中,34%的受访者对AI发展感到忧虑,仅16%持积极态度,42%态度中立。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担忧比例超50%,而高收入国家(如日本、德国)民众对AI的认知度更高,印度和肯尼亚则相对较低。 多数国家民众更希望本国政府主导AI监管,而非依赖外部力量。印尼和南非是少数更信任中国作为全球AI监管实体的国家,印尼和南非民众普遍对中国持比美国更积极的看法。全球范围内,欧盟被视为最可靠的监管者(53%),其次是美国(37%)和中国(21%)。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19国)更倾向信任中国,而欧洲右翼选民则更支持美国。 与此同时,AI技术的普及引发就业替代担忧,但同时也推动了电信、医疗等行业的效率提升。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信任与监管偏好上展现出独特倾向,反映出地缘政治与本土需求的复杂交织。

卢胡特着手解决雅万高铁债务问题

经济统筹部长兼国家经济委员会(DEN)主席卢胡特近日介入协调雅万高铁(Whoosh)债务纠纷。该项目由中国提供大部分贷款(占75%),剩余25%为股东股本,总成本达72.6亿美元(约合119.79万亿盾)。 由于建设成本超支12.1亿美元(19.96万亿盾),运营方PT 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KCIC)及其背后股东即以印尼国企联合体PT Pilar Sinergi BUMN Indonesia(PSBI,持股60%)和中国北京雅万高铁有限公司(持股40%)面临沉重债务压力,其中PSBI承担的份额尤为突出。 卢胡特表示债务问题无法通过国家财政预算(APBN)解决(与财政部长立场一致),DEN已评估债务重组为最佳方案。他透露此前已与中国方面就重组展开谈判(由其本人主导推进),原计划在前总统佐科卸任前达成协议,但因2024年10月政权更迭而暂停。 目前需待普拉博沃总统通过总统令组建专项小组后,方可重启与中国协商。中国方面已表达继续谈判的意愿。PSBI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其负债达18.93万亿盾,净亏损1.62万亿盾(其中9514.8亿盾归属于印尼铁路公司KAI)。雅万高铁的偿债基金(sinking fund)也从2024年底的1.73万亿盾降至2025年6月底的1.38万亿盾。

印尼工人遭中国主管殴打索赔未果遭到警方逮捕

东爪哇省莫佐克托市一家钢铁厂今年五月发生一起工人遭暴力事件,据称31岁印尼籍工人在完成地面洒水工作后,被中国籍主管以”部分区域未浇湿”为由传唤,随后在更衣区遭暴力袭击。员工宣称主管突然揪住其衣领致其摔倒,并多次拳击其面部和四肢,造成全身多处淤伤。 他声称主管还以“洒水导致生产炉周边地坪开裂”为由,勒索赔偿金。因无力支付,员工被迫抵押摩托车。自事发至今三个月,受害者既未被正式解雇也未收到任何薪资。目前员工已完成伤情鉴定并向当地警局刑侦处提交证据。 警方计划近期召集涉案双方进行现场案情重建,律师指出当事人被袭击后即遭变相停职,但企业未出具正式解雇文件。 该案凸显印尼制造业中外籍管理者与本地劳工的紧张关系。当地劳工组织呼吁加强职场暴力事件的监管,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