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在印尼盛极而衰的历史故事

在2000年代,印尼摩托车市场充斥着许多来自中国的品牌,包括Sanex、Jialing、Zhongshen、Tossa、APPKTM。当时中国摩托车的出现,让很多消费者都感到焕然一新,因为价格比印尼市场领先的日本品牌便宜。然而中国摩托车最终在市场上崩溃了,目前还在印尼仅存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其中之一就是APPKTM,当时被称为“KTM Inul”。PT Global Part Sukses Mulia创始人表示,中国摩托车于1997年开始进入印尼,随后许多其他品牌也纷纷效仿。第一批进入的是1997年的嘉陵,在货币危机后的2000年代初其他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位长期在日本摩托车制造商担任高级官员的男子表示,中国摩托车的出现确实是一个突破,但后来消费者慢慢抛弃了它们。

嘉陵当时与本田产品比较相似,而在2000年代初,在Jupiter(2000年)和Jupiter Z(2003年)的火爆之后,Sanex品牌开始生产类似于雅马哈的摩托车。中国摩托车对当地市场的“攻击”最终在2009年消退,其最终未能在印尼市场发挥出色有几个原因。最关键的是,销售、服务和配件网络不够优化,导致很多中国品牌被消费者抛弃。中国品牌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可用性这一弱点来自于缺乏售后网络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员和备件。一开始中国品牌的确生意兴隆,但产品可靠性不足和技术问题处理不力,再加上许多商店关门让消费者信心消退。除此之外,日本制造商也开始对被抄袭的设计申诉版权,并发布了当时中国品牌仍难以效仿的技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中国电动车普及连锁反应,印尼紧急调整能源政策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日前披露,中国因电动车普及导致超过60%的传统加油站(SPBU)关闭,影响范围涉及燃油零售、炼油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包括供应链冲击,45%内燃机零部件厂商面临倒闭风险,同时全球炼油产业受波及。 因此印尼选择推行混合能源政策(生物燃料+电动车)依托镍锂资源优势发展电池产业。 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电动车保有量突破1.5亿辆,同时泰国由于全面转向电动车致供应链剧变, 印尼应选择渐进式转型以保护本土产业。该现象预示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燃油产业链面临重构。

印尼将进口140万千升美国燃油

印尼政府宣布计划从美国进口140万千升燃油,以满足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和私营加油站需求,同时履行与美国贸易协议。进口总量为140万千升(含Pertamina和私营企业需求)  这也是作为美国降低印尼商品关税(从32%降至19%)的交换条件。 美方此前要求印尼不得对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购买1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约244万亿盾)、采购45亿美元农产品(约73万亿盾),通过鹰航订购50架波音777飞机。能源部副部长表示具体分配比例待定。 政府要求Pertamina和私营企业提交详细需求数据,进口计划将持续至2025年底。此举旨在平衡贸易逆差,同时保障国内燃油供应稳定。分析指出,这标志着印尼在能源安全与国际贸易间的权衡。

进口钢材威胁印尼本土钢铁产业发展

印尼钢铁业协会(IISIA)警告称,进口钢材已严重威胁国内钢铁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钢材进口量达872万吨,远超596万吨的出口量,导致国内产能利用率跌破40%的历史低点。 目前热轧钢、冷轧钢及镀层产品进口激增,国内钢厂平均开工率不足40%,预制钢结构(PEB)进口量达71.2万吨,挤压本土建筑钢材市场。 业界呼吁效仿加拿大实施透明配额制,加强钢材进口监管,保护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钢铁产业链。专家指出,钢铁业涉及建筑、汽车等多个战略领域,政府需尽快出台保护政策以维护产业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