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内,两件事把TikTok再次推上印尼热搜——牌照/注册先暂停后恢复,以及“迟报并购”被罚。印尼政府到底在管什么?我们把事实摆在桌面上。 第一|最新发生了什么? ● 其一:暂停后恢复。 10月3日,印尼通讯与数字部(Kominfo)以TikTok未按要求完整提供直播相关数据(涉及 8月底抗议期及疑似与线上赌博关联的线索)为由,暂停其电子系统服务商新用户注册/许可;其中TikTok应用并未全面封禁,仍可访问。随后TikTok按要求提交相关数据,仅仅3天之后,10月6日印尼官方恢复其运营许可。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监管重点在于和政府数据共享的义务与直播治理。 ● 其二:程序性执法。 反垄断机构KPPU因TikTok迟报对Tokopedia的控股交易,对TikTok处以150亿印尼盾(约90万美元)罚款。被以迟报处罚指的是2024年1月完成、持股 75.01%的Tokopedia交易——这更像程序合规而非直接裁定竞争伤害。 第二|时间线回溯(两年脉络) ● 2023年10月:印尼贸易部颁布Permendag,2023年31号法规,要求社交与电商“分业”,社媒内“边刷边买”的闭环被叫停,TikTok Shop在印尼下线。 ● 2023年12月-2024年1月: TikTok与 GoTo达成方案并于 2024年1月31日完成:TikTok以75.01%控股Tokopedia,并将印尼TikTok Shop业务注入Tokopedia以适配“分业”要求。 ● 2025年5-6月:KPPU印尼反垄断委员会对该交易开展审查并给出有条件放行,后续实施期受持续监控。 第三|叙事背景:中印两地都在“加强平台监管”,无需过度解读 近两年监管都从“交易形态”延伸到“数据合规、直播治理与程序合规”。平台责任与数据可追溯,直播与电商闭环被重点关注; 印尼抓手更直接落在“社交与电商分业”与并购程序时效。 结尾|印尼之于TikTok的全球地位&共识前景 别忘了,印尼是TikTok的头部战略市场:研究机构数据称,2024年TikTok Shop印尼GMV约62亿美元,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东南亚权重极高。也正因体量巨大、外溢效应强,监管更看重可控、可审计、可协作。 此次事件中,官方并未“一刀切”封禁,而是以数据协作与程序纠偏推进治理;许可已恢复也说明对话机制有效。在规则更清晰、接口更通畅之后,10月6号,TikTok与印尼监管部门达成共识,企业侧抓紧分业合规化与数据合规化两条线,Tiktok印尼市场仍将保持增长与创新的空间。
很多老板第一次来印尼考察,脱口而出一句:“这不就是中国的80、90年代嘛,降维打击就行!”——这其实是个大坑。 第一,别拿“基建感受”当“市场判断”。印尼的市政、交通确实和中国有差距,但这不等于消费市场落后。东南亚普遍很早就接轨国际贸易,消费观念、品牌认知并不弱。印尼人口2.8亿,中位数约29岁,年轻人多、接受新事物快,分期/按揭消费非常普遍。你看到的是路桥高楼,你没看到的是一整套成熟的“消费者心智”。 第二,“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确实是两码事,但别被“人均GDP”误导。印尼人均GDP约5000美元,看着只有中国的一半,可他们没有“必须婚房婚车”的社会压力,买房平均年龄在38–40岁,更常见的是租房+分期。结果就是年轻人可支配收入并不一定少,愿意为品质、为品牌、为服务付费。产品定价便宜不一定好卖,定价高也不一定难卖——关键在价值感: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售后与本地化体验,能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第三,真正的硬门槛在“政策与合规”。自2023年起,印尼对成品/消费品进口、电商平台与跨境链路的监管越来越严,比如常见的SNI印尼国标认证,BPOM食品药品认证,TKDN本地化产值率要求,对于纺织服装等类目的配额限制,印尼盾自由汇率带来的隐形成本等等。因此,国内那套“用极低价格+极速铺货取胜”的打法,到了印尼很可能水土不服:清关滞后、合规成本、汇率损耗、库存压力,一叠加,价格战不但打不动,反而先把自己卷死。 第四,别忽视“落地能力”。语言文化差异、本地团队管理、合规与税务、与政府及行业协会的沟通,哪一项都不轻松。靠“远程指挥+飞来飞去”很难啃下长期市场,必须真正投入到本地组织、渠道、售后与伙伴体系的建设。 所以,为什么说“出海不是降维打击”?因为你面对的是不同维度:不同的消费心智、不同的合规规则、不同的商业生态。出海需要的是开放心态与敬畏感:别想一招鲜吃遍天,踏实做功课、不断迭代优化。这样,路才走得稳、走得长,不至于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雅加达一日游怎么玩,今天一条视频给大家说清楚:清晨先去印尼缩影公园(Taman Mini)。这里就像把一万多个岛装进了一座园子,三十多个省份的传统房子和小型展馆挨个排开,走着走着就从苏门答腊换到加里曼丹,再跳到巴布亚。时间别分得太碎,抓重点就好:印尼华人文化纪念园看看中华文化如何在群岛落地生根;巴厘岛主题馆门楼雕饰很上镜,不去巴厘也能先“试镜”;婆罗浮屠主题馆的缩小佛塔群抬头就出片;科莫多主题馆能和“史前巨蜥”面对面。 逛到中午,直接就找一家巴东主题馆来一顿Nasi Padang。巴东饭看起来像印尼版满汉全席,其实吃法很简单:动过哪盘就按那盘计价。必点的仁当牛肉慢炖到入魂,香料厚而不燥;咖喱鱼或烤鸡蘸三辣酱一口上头。 午后是最晒的时候,回到市中心钻进Sarinah商场“吹空调”再好不过。Sarinah是雅加达最老牌也百货商场,楼里集合了各地手作与本土设计:蜡染布、木雕、咖啡豆、手工首饰,挑件不夸张的礼物送客户或朋友都体面。 等太阳收敛些,把行程拉到独立广场附近走一走。金色火焰顶的独立纪念碑稳稳立在广场中央,时间够可以登塔俯瞰雅加达的城市风景。沿着广场外圈散步,远远望见白色立面的总统府,栅栏外拍一张“到此一游”的正经照。再往前几步,是最能体现“印尼和而不同”的画面:国家大清真寺与雅加达大教堂隔街相望,一边银顶回廊庄严静穆,一边哥特尖塔直指天空,这座城市的日常就是这样彼此成景、彼此成全。如果还剩一点时间与精力,拐到国家博物馆补一课,电梯直奔五楼瓷器馆,这里从中国外销瓷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一字排开,几百年前的航线与今天的商贸忽然对上了号。 天色一暗,压轴放在PIK滨海新城。PIK的餐厅密度“离谱”,中餐、印尼菜、海鲜、泰式、日料、甜品应有尽有。 整天的节奏就这么顺着走:早上在缩影公园“逛遍群岛”,中午用巴东饭安抚胃和灵魂,午后在Sarinah降温充电,傍晚围着独立广场读懂雅加达的历史与宗教共生,夜里到PIK吹海风看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