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iers Indonesia研究报告显示,雅加达-茂物-德博-唐格朗-勿加泗(Jabodetabek)传统工业区面临土地资源枯竭,推动企业向新兴区域迁移。勿加泗和卡拉旺工业区饱和度达95%,仅剩少量地块,而唐格朗工业用地基本被企业自用项目占据。 而新兴的工业区包括苏邦,当地依托巴丁班港口优势,吸引8.4公顷纺织高科技企业入驻;还有普哇加达,当地土地价格较传统区域低30%,基础设施持续升级。2025年Q2工业用地交易量71.88公顷,环比激增。 中国制造业企业成为主要投资者,占比达交易总额的45%。土地价格稳定在160-490万盾/平方米(约100-300美元)分析师指出,这一变迁将重塑印尼工业格局,形成多中心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网络。
2025年7月印尼车市怎么样?一起来看一组数据:汽车批发60552辆,零售62770辆,环比分别涨4.8%和1.8%,更关键的是比亚迪、奇瑞、五菱稳坐前十——中国品牌终于在东南亚最大市场撕开口子了!今天不搞虚的,直接给大家说清楚:印尼车市现在到底是什么行情?未来往哪儿走?咱们产业链能抓住哪些真金白银的机会?一、当下真实情况:日系打底,中国破局7月印尼车市批发量(工厂到经销商)60552辆,零售量(经销商到消费者)62770辆,双双实现环比增长。不过格局仍是“日系打底,中国破局”——丰田、大发牢牢霸占前二;但中国品牌进一步突围:比亚迪、奇瑞双双闯入批发和零售前十,五菱也杀进零售榜,彻底打破了早年日系垄断的单一局面。二、未来三大板上钉钉的趋势第一,新能源加速跑:2024年印尼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仅5%,今年上半年已逼近10%;叠加政府补贴和本地化政策加持,未来2-3年份额冲上15%完全有可能。第二,经济型车是绝对基本盘:7月前20热销车型中,大多数集中在300~350条区间,说明印尼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强烈。第三,中国品牌从“卖车”转向“扎根”:五菱早已建成整车厂和电池包生产线;比亚迪印尼工厂今年底完工,2026年投产;奇瑞正推进CKD组装和TKDN40%本地化认证——本土化速度越来越快。三、产业链三大机会:中国企业最有优势第一,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印尼政府对TKDN本地化率的要求逐年增高,在印尼布局建厂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能降低成本。第二,经济型车配套链:印尼本地产能在车机、限速器等部件上缺口大,中国供应链性价比突出,对接顺畅。第三,销售服务与金融联动:印尼人买车80%靠分期,只有将销售网点、售后维修和金融分期深度绑定,才能真正黏住客户。总结:印尼早不是日系车的“后花园”了!当前正是市场回暖、新能源起步、本地化提速的三重关键窗口期。中国品牌已抢占先手,接下来拼的就是产品力、价格优势和本地化供应链落地速度。
经济统筹部日前宣布计划新增6个经济特区(KEK),其中包括位于东爪哇省泗水的清真产业经济特区。重点项目包括KEK Sidoarjo作为全球清真产业链枢纽,将整合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还有KEK Subang作为比亚迪电动车制造基地,投资134.59万亿盾,预计创造9.5万个就业岗位;KEK Patimban作为聚焦石化、EV电池及半导体制造的工业特区。相关计划需等待总统令批准后实施。现有的25个KEK已吸引294.4万亿盾投资,创造18.7万个就业岗位。经济统筹部秘书长表示,新KEK将提升印尼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特别看好清真产业和新能源车领域的发展潜力。项目布局兼顾区域平衡,7个位于爪哇岛,18个分布在外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