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央行(BI)支付系统政策部副主任日前宣布,正在积极推进QRIS跨境支付系统的国际化拓展,重点布局中国、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目前与日本的合作已实现” inbound”(日本游客在印尼使用QRIS),”outbound”(印尼居民在日本使用)功能正在推进中。 2025年8月已完成与中国的沙盒测试,预计2026年初正式启动。韩国也即将进入沙盒测试阶段。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他强调合作需基于双边经济活跃度、基础设施兼容性及本地货币交易协议。 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印尼数字交易量达129.9亿笔(同比增长38.08%),其中QRIS交易量增速最高(147.65%)。截至2025年8月,QRIS用户超5700万,以小企业为主。 这一扩张计划将显著提升印尼跨境支付便利性,尤其惠及赴沙特朝圣的穆斯林民众及与东亚国家的商贸往来。
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日前宣布,煤制二甲醚(DME)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旨在减少液化石油气(LPG)进口。目前印尼LPG年消费量850万吨,国内产量仅130万吨,年进口量达650-700万吨。 DME是一种无色气体,可替代LPG和柴油,用于气溶胶推进剂和化工行业。该项目在前总统佐科时期已提出,但因投资巨大此前仅签署谅解备忘录。技术选项来自中国或欧洲,最终将基于效率决定。 国企PT Bukit Asam(PTBA)将主导项目推进。此前因美国Air Products & Chemical退出而停滞,现PTBA正与中国合作伙伴接洽。项目利用低热量煤炭资源,成本远低于LPG,通过煤炭气化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战略。
印尼是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2024年产量达5360万吨,行业高度集中于私企巨头与国企。金光农业资源(Golden Agri – Resources)以272.2万吨产量稳居榜首,其背后是金光集团的强大实力,体现了从上游到下游的集成运营规模。 紧随其后的是国企PTPN IV PalmCo,产量为256万吨,它是国企棕榈油种植园整合的成果,能在保障国内供应和稳定价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产量超百万吨的企业还有:隶属于哈里塔集团的Bumitama Agri(114.15万吨)、阿斯特拉国际子公司Astra Agro Lestari(112.54万吨)、与苏里亚杜迈集团相关的First Resources(100.39万吨)。 此外Salim集团旗下的SIMP & LSIP、Triputra Agro Persada、Musim Mas集团、Dharma Satya Nusantara、Sawit Sumbermas Sarana也位列前十。前十企业共同掌控了印尼大部分棕榈油产量,形成较高进入壁垒。 未来金光农业资源与PTPN IV PalmCo的竞争将成为塑造市场动态的关键,私企的灵活性与国企保障稳定的使命将相互碰撞。这十家企业不仅是经济支柱,也将决定印尼棕榈油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挑战和国内需求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