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为防止性骚扰公交车将男女乘客分开?

【千岛编译】雅加达市交通委员会主席评估说,男女座位隔离的言论并不是防止公共交通中性骚扰的解决方案。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真正希望以舒适、安全、有保障的方式享受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城市交通(angkot)。

通过分离城市交通 angkot的乘客将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该法规不应该强制要求在angkot中将男女乘客分开。但是,必须为更容易受到公共交通骚扰的女性乘客提供特殊房间

因此,女性乘客可以选择是否必须入住女性专用房间,也可以选择前往普通乘客专用房间。他认为这项政策至少会减少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性骚扰事件。这意味着女士优先的规定实际上发生了,因为女性乘客有两种选择,是乘坐女性专用车厢还是乘坐普通车厢。与此同时,男性乘客只有一种选择,即只能乘坐普通车厢。

雅加达省政府将要求雅加达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将男女座位分开。 雅加达交通服务部负责人表示,该政策计划于本周开始实施。我们将有义务并且当然会对其运营进行监督。为防止性骚扰,所有由交通局颁发·    照的公共交通工具都不再使用窗膜,而是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或闭路电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中印尼两国扩大本地货币交易

据印尼央行消息,在全球“去美元化”背景下,印尼本地货币交易额已接近70亿美元。2021年,印尼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建立本币结算框架,允许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以印尼盾或人民币结算。今年9月,两国央行将该框架范围扩大至所有国际收支项目,此前在今年5月中国总理访印尼期间双方签署了相关谅解备忘录。印尼央行行长表示,印尼不仅与东盟成员国,还与中国、日本扩大了本币交易。与中国的本币交易额近70亿美元,与日本的本币交易额达50亿美元,但未说明统计时间段。此前印尼央行报告,截至今年7月,印尼与中国的本币交易额达62.3亿美元,是印尼与其他有类似协议国家中最高的,占2025年前7个月该国本币交易总额的约45%。目前印尼正在试验将本国二维码支付系统QRIS与中国系统连接,预计今年内全面运行。使用本币是印尼减少对美元依赖的策略,美元汇率时有波动。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 – 9月,印尼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143.2亿美元,去年同期约为87.2亿美元,机电设备和汽车是印尼从中国非石油进口的主要部分。

巴淡岛中国劳工与印尼移民局打“游击战”

印尼当地媒体日前报道称位于廖内群岛巴淡岛的一家公司宿舍里的中国籍劳工怀疑并未持有明确的工作签证,且已转移至他处藏身。此前有媒体报道后,十几名外籍劳工当晚就被匆忙转移,宿舍灯光全灭,此前该地区其他公司也有数十名外籍劳工被转移。据现场消息,这些外籍劳工经常出入印尼,疑似用旅游签证打工,以躲避移民局检查。警方此前核查也证实宿舍已空无一人,但目前这些外籍劳工仍与公司车辆“打游击”式工作,不住宿舍。 巴淡岛移民局信息与宣传部官员表示,若发现外籍劳工违规将跟进处理。她指出外籍劳工入境需移民局发放的有限停留许可(Kitas),工作许可由劳工部门颁发,且停留许可与工作活动要相符,居住地址变更也需向移民局报告,否则将面临刑事或移民处罚,雇主或担保人也会受罚。然而巴淡岛劳工部门截至目前仍未采取行动。当被询问时,该部门监督员以非工作时间、需领导批准为由推诿。这些外籍劳工从宿舍消失已两周,尽管媒体关注且总统普拉博沃强调禁止企业压迫员工和违规使用外籍劳工,但相关部门仍未积极处理,这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和当地工人权益。

男子婚后发现妻子是海绵做假胸的真汉子

2024年西爪哇省芝马墟县曾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扮男装”骗婚事件,与此前龙目岛“美女化妆师”事件类似,但此次骗婚者更为大胆,竟一路走进婚姻殿堂。骗婚者是26岁男子,他伪装成优雅女性,总是戴着头巾、言语温柔地出现在另一名26岁男子面前。 2023年两人通过社交媒体相识,2024年4月12日,骗婚者以女性身份与受害人私下结婚。为掩盖男性身份,骗婚者煞费苦心。他精心打扮成穆斯林女性模样,始终保持面部近乎完全被遮盖。受害人带其回家时,他总是戴着头巾,家人从未起疑。 “女子”自称母亲去世、父亲不知所踪,独自居住,其虔诚的宗教形象让家人深信不疑,最终同意他们在自家私下举办婚礼。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疑点逐渐浮现。“女子”愈发封闭,不愿与家人互动且常回避家人。受害人的父亲开始怀疑并探寻“女子”的真实家庭情况,最终发现其实为男性。 家人检查其衣物时,还在其胸部位置发现疑似用来塑造女性身材曲线的填充物。受害人的家人觉得自己被骗,为避免村里产生纠纷,决定采取法律行动,将“女子”交给警方。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女扮男装”现象的关注和惊讶,也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和婚姻大事中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