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品种波朗成为印尼农民致富新渠道

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报道,佐科总统在东爪哇省Madiun地区工作访问期间与千禧一代农民进行了对话。在参与讨论的千禧一代农民中,有种植波朗(红薯的一个品种)的人并分享了他们在培育这些出口块茎获得成功的故事。

千禧一代农民Yoyok说,完成学业后,他没有去城里找工作,而是跟随祖父和父亲的脚步种植波朗。从学校毕业,成为波朗农民,经过三年的努力耕种,可以将汽车开回家。

据了解,当时佐科总统与千禧一代农民的对话是在他访问东爪哇Madiun的 PT Asia Prima Konjac公司进行的,该公司是波朗加工和出口商之一。

Yoyok向佐科总统解释了种植块茎的前景是多么的诱人,这些话也引起了Madiun的兴趣,准备加入,

当被问及获得多少收益时,来自威利斯山山坡的农民瓦西托告诉总统,从一公顷的土地上,他可以在 8 个月的种植期内获得 15 到 20 吨的波朗,卖出后大约可获利3500万盾-4000万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教育组织建议优先开设中文课程

总统普拉博沃日前决定在学校增设葡萄牙语课程,引发全国教育与教师协会(P2G)反对。P2G全国协调员表示,该决定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且葡萄牙语在国际商业和工业领域实用性低。P2G建议政府优先考虑中文教学,因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和科技中心,掌握中文能为学生带来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该组织强调,中文、日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在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实用性远高于葡萄牙语。此外P2G指出印尼面临400种地方语言濒危的危机,政府应更关注本土语言保护而非推广使用率低的语言。目前印尼高校未有葡萄牙语师范专业,师资培养存在实际困难。 普拉博沃此前指示高教部和基础教育部长推进葡萄牙语教学,以加强印尼与巴西关系,但教育界认为此举缺乏实际效益且可能挤占更重要的教学资源。

印中商务论坛深化两国经贸合作

印尼驻中国大使馆日前举办商务论坛,旨在吸引中国企业家扩大对印尼投资和贸易往来。印尼驻华大使强调,两国合作正从“贸易量”向“高附加值”转型,聚焦绿色发展、数字化、健康韧性和粮食安全等领域。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77.9亿美元,2025年1-8月达1048.2亿美元。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主要出口棕榈油、煤炭、精炼镍和热带水果。2024年中国大陆对印尼投资81亿美元,中国香港8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投资36亿美元,中国香港46亿美元。 2024年中国赴印尼游客120万人次,2025年前8月达90.5万人次。大使呼吁中国游客探索巴厘岛之外的新目的地,如爪哇中部梭罗市和马鲁古塔宁巴尔群岛。两国将加强本币结算合作,推动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印尼公布44个国家战略工业区和综合开发区

经济协调部日前颁布第16/2025号条例,对关于国家战略项目(PSN)的条例进行第八次修订,最新清单包含226个PSN项目和25个国家战略计划,其中工业区和综合开发区领域共有44个项目入选。 项目分布覆盖印尼主要群岛:苏门答腊(6个)、加里曼丹(7个)、苏拉威西(13个)、爪哇(4个)、巴布亚及马鲁古(6个)。重点开发区域包括苏拉威西(13个)和加里曼丹(7个)成为工业发展核心区。 代表性项目包括:北苏门答腊瓜拉丹戎工业区、西巴布亚特尔克宾图尼工业区(配套甲醇、氨和CCUS/CCS碳利用项目)中苏拉威西莫罗瓦里工业区。还有东南苏拉威西科纳维工业区、西爪哇帕丁班工业区、廖内群岛丹戎萨乌工业区、楠榜梅拉克-巴考海尼综合开发区。 项目类型包括:绿色工业区(如科纳萨拉绿色科技工业区)、能源综合体(库迈多能源工业区)、资源加工区(波马拉工业园)等。这些项目涵盖矿产资源加工、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等领域,旨在通过战略性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升印尼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