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财政部长要求公众直接举报海关违规行为

财政部长日前呼吁企业和公众直接向其举报海关官员的违规行为,承诺将严肃处理。他表示已掌握部分不良官员的信息,并计划近期采取行动。 重点措施包括加强”绿色通道”随机检查,对通常免检的低风险进口商品实施抽查。同时计划建立违规者名单,系统追踪屡次违规的个人和企业。 同时,财政部长将回应中小企业部长的投诉,针对非法进口商品冲击本土企业问题将采取措施。他强调发现违规请直接联系自己,不要通过媒体。 此前中小企业部长指控部分海关官员纵容非法进口商品流通,严重损害中小企业利益。

印尼政府向私营部门推出55个基础设施项目

公共工程部(PU)计划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KPBU/PPP)模式,向私营部门推出55个基础设施项目,目标融资额达651.46万亿盾,以填补2025-2029年国家中期建设计划中1171.8亿美元基建资金缺口的34.19%。 总资金需求1900万亿盾(1171.8亿美元),政府仅能承担60%(约678.91万亿盾中央资金+473.28万亿盾地方资金),剩余40%通过多元化融资解决。KPBU/PPP模式占34.19%(651.46万亿盾),另有5.34%(101.65万亿盾)为资金缺口。项目分类包括水资源项目(24个):16个进入交易阶段,8个筹备中,目标融资160.62万亿盾;道路项目(19个):14个处于财政部筹备阶段,5个推进中,目标融资448.88万亿盾;区域规划项目(12个):11个交易中,1个筹备,目标融资42.04万亿盾。公共工程部强调,这些项目不仅着眼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创造可持续社会效益。

印尼财长严打非法进口要求海关追查源头

财政部长日前要求海关与消费税总局严厉打击非法进口活动,重点追查涉案人员而非仅扣押货物。 2025年1-9月,中爪哇和日惹海关已查获价值393.8亿盾的非法商品,包括179万支无税标香烟(价值26亿盾)、中国制MK8卷烟机(产能2500支/分钟)、4688箱含乙醇饮料。 政府通过执法挽回13.3亿盾税收损失,他表示非法进口活动不仅造成财政收入损失,更扰乱市场公平竞争。海关表示多数案件已进入司法调查程序。 他强调必须严惩非法进口商,否则他们会重操旧业。此次行动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印尼与中国签署9项贸易协议

在2025年印尼贸易博览会(TEI)期间,印尼与中国在”印尼-中国战略贸易与投资机遇”商业论坛上签署了9项贸易合作协议。360名中国企业家参与了此次论坛。双方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绿色能源、垃圾发电、汽车移动生态系统、智能水产养殖投喂系统以及印尼咖啡采购。 印尼驻华大使表示,两国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高水平。此次论坛旨在加强贸易合作、促进投资流动,并开拓新的合作机会。印尼驻广州总领事指出,论坛为挖掘贸易投资潜力、建立新商业网络提供了平台。2025年正值两国建交75周年,为深化贸易、投资、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论坛还讨论了全球供应链强化、制造业合作、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区发展等议题。

印尼将启动垃圾发电项目招标

投资管理机构Danantara计划于2025年11月启动垃圾发电(WtE)项目公开招标,旨在通过焚烧技术(incineration)将城市垃圾转化为电力。该项目首批覆盖10个城市,后续将扩展至23个城市,预计2028年投入商业运营。 政府计划采用直接焚烧技术(温度850-1000度),可处理各类垃圾,减容达90%。未来计划淘汰原气化技术(gasifier),因后者对垃圾湿度要求高且发电效率仅4%-44%,还会配备静电除尘器、石灰粉添加等尾气处理系统。 各地方政府需每日提供1000-2000吨垃圾,以泗水Benowo电站为例,新电站处理量将达2131吨/日,发电40.79兆瓦。该项目是印尼实现垃圾减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待《2018年第35号总统条例》修订完成后实施。

印尼向投资者推介50个国家战略公路项目

公共工程部长日前宣布,将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KPBU)模式向投资者推介50个国家战略项目(PSN)公路工程。这些项目包括跨区域的收费公路,旨在促进全国交通网络发展。这些项目涵盖多个省份,包括爪哇岛外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巴厘岛等地区。 部分重点项目包括万丹省Serang-Panimbang公路、东爪哇Pandaan-Malang公路、北苏拉威西Manado-Bitung公路以及东加里曼丹Balikpapan-Samarinda公路等。投资机制采用公私合作模式(3P),但并非所有项目都对投资者具有同等吸引力。 项目清单已通过2025年第16号经济统筹部长条例正式确定,由经济统筹部长于2025年9月24日签署生效。政府表示这些项目将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印尼44个工业区列入国家战略项目

总统普拉博沃领导的政府通过《经济统筹部长条例》,将44个工业区列入国家战略项目(PSN),以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和工业下游化。其中苏门答腊岛有14个工业区,爪哇岛有11个工业区,加里曼丹岛有8个工业区,苏拉威西岛有6个工业区,巴布亚和马鲁古地区则有5个工业区。 该项目的目标包括促进工业下游化,提升附加值;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爪哇以外地区;整合港口、交通、能源和物流网络。该政策旨在通过基础设施联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中心。

卢胡特着手解决雅万高铁债务问题

经济统筹部长兼国家经济委员会(DEN)主席卢胡特近日介入协调雅万高铁(Whoosh)债务纠纷。该项目由中国提供大部分贷款(占75%),剩余25%为股东股本,总成本达72.6亿美元(约合119.79万亿盾)。 由于建设成本超支12.1亿美元(19.96万亿盾),运营方PT 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KCIC)及其背后股东即以印尼国企联合体PT Pilar Sinergi BUMN Indonesia(PSBI,持股60%)和中国北京雅万高铁有限公司(持股40%)面临沉重债务压力,其中PSBI承担的份额尤为突出。 卢胡特表示债务问题无法通过国家财政预算(APBN)解决(与财政部长立场一致),DEN已评估债务重组为最佳方案。他透露此前已与中国方面就重组展开谈判(由其本人主导推进),原计划在前总统佐科卸任前达成协议,但因2024年10月政权更迭而暂停。 目前需待普拉博沃总统通过总统令组建专项小组后,方可重启与中国协商。中国方面已表达继续谈判的意愿。PSBI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其负债达18.93万亿盾,净亏损1.62万亿盾(其中9514.8亿盾归属于印尼铁路公司KAI)。雅万高铁的偿债基金(sinking fund)也从2024年底的1.73万亿盾降至2025年6月底的1.38万亿盾。

中系军机首入印尼,印尼采购42架歼10战机

印尼确认采购中国歼-10C战机,并行推进法国“阵风”和土耳其KAAN项目。 10月15日,印尼政府已确认将从中国采购至少42架歼-10C多用途战斗机。这是印尼首次进行大规模的非西方制式主战飞机采购,项目总额为90亿美元,由财政部长Purbaya批准。印尼国防部长表示,这批战机“很快就会在雅加达上空飞行”,但具体交付节奏尚未公布。 之前2022年2月,印尼已与法国达成42架“阵风”F4的整机与配套合同。根据达索航空与印尼空军口径,合同总额约81亿美元;首批3架计划于2026年2—3月到货,第二批3架预计2026年4月交付,后续持续分批至全部到位。 与此同时,印尼与土耳其在2025年7月签署了48架KAAN五代战斗机的采购合同。土方称这是KAAN的首笔出口大单;多家媒体援引估算称总额约100亿美元,首批交付目标为2028年起,并包含产业协作与本地化能力建设安排。 印尼军机采购三条线并行,将在中短期内以歼-10C和“阵风”补强现役F-16/Hawk机群,在中长期引入KAAN实现代际跃迁。与此同时,也对印尼的年度军费安排、后勤保障与跨体系互操作提出更高要求:西方系与中系平台在航材、武器与地面测试设备方面差异显著,需通过分层编队、训练与保障体系重构来消化。官方尚未披露歼-10C的具体交付批次、武器包与融资结构等细节。 据路透与印尼官方媒体先前报道,印尼军购路线仍坚持“多元来源”原则,除上述项目外,还对其他平台保持评估与谈判,以在预算、性能与地缘政治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印尼工业部发布国产含量水平新条例

工业部日前正式颁布《2025年第35号部长条例》,全面改革国内成分含量(TKDN)计算与认证机制。新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2日生效,取代2011年和2022年的旧规,旨在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并吸引投资。 核心改革内容包括制造业投资达25%以上可获得TKDN加分;研发活动最高可获20%额外分值;简化企业效益权重(BMP)标准,新增15个可选指标;中小企业允许采用”自我声明”方式,TKDN分值可超40%;证书有效期延长至5年。供应链分析由三层简化为一层,加快认证速度;首次明确“TKDN洗白”、虚假文件等违规行为定义;处罚措施包括撤销证书、取消LVI资格等。工业部长表示,新规旨在确保国家预算支出能在国内创造双倍价值,惠及工人、企业和国家。该条例被视为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返回顶部